设为首页
|
手机登录
|
加入收藏
|
管理登录
首 页
油画作品
国画作品
诗词作品
诗蝉杂文
作者简介
当前位置:
首页
>
诗蝉杂文
诗蝉杂文系列之—— 从文人相轻谈起
更新时间:2019-03-14 11:30:47 点击:
返回首页
诗蝉杂文系列之——
从文人相轻谈起
文人相轻,自古有之,然而究其根源,却不能得,盖因其历久弥深,无从考究罢了。昔东汉班固之于傅毅,才能相当,傅毅凭借写文章获得了兰台令史的官职,班固不以为然,写信给自己弟弟说:“虽然傅毅以文章得官,但是他下笔千言,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说的什么!”班固是何许人啊,能以两赋一史占据古典文化一席之地,按说心胸不至于如此吧,然而观其信字里行间透露着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羡慕嫉妒恨,不得不让人纳罕,难道说,文人相轻是无法避免的”痼疾”么?文人又为何相轻呢?
曹丕曾在《典论》中一针见血的指出:文人相轻,根源在于文人总是看到自己的优点。由于文章体裁不止一种,不可能有人包容兼蓄。所以各人总是以为自己所擅长的比别人擅长的更加出色,故“家有弊帚,享之千金。”其实是一己之私遮住心智,不见泰山而已。所以文人相轻的根源还是在于以自我为中心,看不起不如自己的,又嫉妒比自己强的。
以此推论,相轻的又何独文人。同僚同行都是相轻的重灾区。战国时著名政治家范雎未成名前在魏国中大夫须贾家中做门客。一次主仆二人出示齐国,范雎凭借雄辩赢得了期望敬重,须贾却妒火中烧,回到魏国后便栽赃范雎里通外国,相国魏其把范雎打的肋骨尽断,体无完肤。把他丢在厕所,任人羞辱。后来范雎死里逃生,做了秦国的宰相。秦昭王四十一年,秦王将伐魏,魏王派须贾来秦国议和。范雎听闻后扮作乞丐为须贾牵马领路,须贾怜其不幸,赠送一件缯袍为范雎御寒。直到朝堂之上范雎以真实身份相见,须贾才叩头认错,范雎历数须贾三大罪状说道:“今日本该让你断头沥血,以报前仇,不过念你还有怜悯之心,赠我缯袍,就免你一死,滚回魏国叫魏王送魏齐人头来,否则血染大梁!”之后魏齐走投无路,自刎于赵国,才了却这段公案。
上面这段故事因于须贾嫉妒范雎自己才能超过自己,设计陷害。值得玩味的是当他看到落魄的范雎时,又赠以缯袍,这是人性的恻隐还是哂笑,恐怕只有当事人只有自己清楚了。然而正是这不经意的举动,救了须贾一命。所以说,人不可太尽,事不可太尽,凡事太尽,缘份势必早尽。孙膑与庞涓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典型。
其实除了文人,谋士之间的相轻,还有一种相轻,后果是极可怕的。那就是女人之间!女人是一种极其虚荣的动物,这倒不是性别歧视。打开微信朋友圈,女人们从晒恋爱,晒婚戒,晒婚纱,晒老公到晒房子,晒孩子那是步步为营,一步不落啊。因为落后一步就会被他人瞧不起。在一起的时候姐妹长,姐妹短,不在一起的时候就恨不得扎小人。没错,女人的幸福安全感就是这么低!
史上最有名的妒妇当属吕后了,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,原配吕后年老色衰,所以刘邦每次出游都带着年轻貌美的戚夫人。刘邦死后,吕后便砍断戚夫人手足,挖掉眼睛,熏聋耳朵,割掉鼻子,剃除毛发,毒哑喉咙,割掉舌头,再把脸划花,放到厕所中,称之为人彘。这种酷刑现在读起来也是令人发指的。吕后的儿子看到后大病一场,感念自己母亲作孽深重,便日日饮酒作乐,不久就死掉了。妇人之见容貌相妒相轻可见一斑。
妒忌是人的本性,在所难免。说了这么多相轻的案例,为何文人相轻最为出名呢?怪只怪文人自己煮不烂,腌不透的鸭子嘴了。武士相轻,必抽刀相向;谋士相轻,必设计陷害;女子相轻,则挽袖工谗,这几个轻易都不会留下罪证。唯独文人相轻,不打不骂,而是打笔墨官司,传之于后世,让人误以为相轻是文人的专属了。
及至现在,文人相轻仍不鲜见,然而却彻底失掉了原来的套路,更有点鲁迅所谓的“能杀才能生,能憎才能爱,能生与爱,才能文。”,就像互相哂笑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小四与韩少,谁能说他们不是“真爱”?
诗蝉作于2016年季春
上一篇:
说石
下一篇:
诗蝉杂文系列之—— 论君子之风